一小步,一小步,牽手慢慢走......(本格文章因故不開放回應)

隨時來一句

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

從蠶蛾到紋白蝶

剛開始接下現在的工作時,我是反對養蠶的,從前一樣有教過昆蟲世界這個單元,我跟學生一起養竹節蟲,養獨角仙鍬形蟲(都不是大量),一樣是很好的觀察素材,而且,有很多學校已經在環保人士的大力宣傳下改養紋白蝶了!但,交接的時候,原任老師非常堅持,而我們做這途的有個行規,那就是要絕對尊重原任老師意見,以學校整體校風和慣例為準則;當時我有點無法理解,但直到現在我才了解原任老師的用心(但這原因卻又不好說清楚)。


還記得小時候養蠶,養到最後都是把蠶卵送回給商人,或是沖馬桶的也很多,長大以後,有時我會想,社會上那麼多人棄養寵物,形成流浪貓狗問題,是不是都源自於小時候養蠶的經驗?因此,幾年前我在別的學校任教時,就堅持不養蠶,而是少量的養竹節蟲,養獨角仙和鍬形蟲,也不是全班全學年都養,甚至還要通過重重考驗才能養......;不只是養昆蟲,連種菜都有嚴格的規範,也因而出現「吹笛子給小白菜聽,好讓牠快樂長大」這種畢生難忘的畫面。我還記得自己曾經說過這樣的故事:西元2050年,外星人小孩來到地球,看到O年O班可愛的人類小朋友,忍不住想抓回外太空去飼養,於是他準備了一個籠子..............


這學期跟學生一起養蠶,收穫最大的反而是自己。這件事逼迫我面對來自原生家庭的一些生命歷程,重新檢視與家人的關係,並且在照顧蠶寶寶的辛苦過程中,體會到「為自己以外的其他生命負責」,那是一種沉重卻也甜蜜的負荷。也因為這次的機會,我彷彿重新經過一次童年,把小時候沒做好的事重新做好了--或許這可以叫做「成長」?


在仔細的分格包裝後,昨天將第二批蠶繭寄出,希望牠們到了蠶的大家庭後都能繼續很有活力的成長著。相較於大人是「習慣的動物」,小孩則是「好奇的動物」,有些學生堅持想看看自己養的蠶長大成蛾後產卵再蹦出蟻蠶的畫面(即使我已經讓他們輪流看過卵紙卵孚出的蟻蠶了),我問:人類的兄弟姊妹通常不超過十個,像你就沒有兄弟姊妹,蠶的手足有幾百個,你一個人可以照顧那麼多蠶嗎?當蠶蛾產的卵開始每天十幾隻或幾十隻的鑽出蟻蠶時,你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,接下來怎麼辦?這時再寄到蠶的農場,蠶會不會在寄送過程中死掉呢?如果是外星人在飼養你,養到一半,你被外星人裝在盒子裡從火星寄到麻瓜星球去,你並沒有冬眠,卻被關在盒子裡不吃不喝也不能出來玩,會不會很難受呢?


幸好大多數小學生比大人還要富有同理心。面對「每次蛻皮就長大一歲」「沒辦法活到明年生日」生命週期很短的蠶,他們大都還是很呵護的。


養蠶的過程,學生有人為蠶病死而哭泣,我告訴他,哭夠之後,要記得多關心多照顧還活著的蠶,就像許多偉大的母親必須堅強,不能陷在喪子的傷慟中,而要勇敢面對往後的人生,照顧還活著的孩子;有人對於蠶死了感覺不痛不癢,只是很冷靜的遵照指示來處理,讓蠶回歸大地,成為桑樹的養份,我也告訴他,我們每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,就像所有的生物一樣,這是大自然的現象,你現在就會用清淡的態度面對,將來當我們所愛的人死了,你要記得,要回想起現在這種清淡和冷靜的感覺。


如果日後再教到這個單元,我既不會堅持不養,也不會堅持要養,(生養另一個生命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權),就像這學期的作法一樣,因為未來的社會勢必會更多元化,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具有包容力和尊重生命的下一代。


謝謝這群小菩薩,謝謝蠶的大家長--涂爸爸。





【非廣告】

◎要說台灣,還有蠶桑產業的話,目前也就在這麼一個老百姓家了--

TVBS【一步一腳印】涂泉明堅持做嫘祖傳人

http://www.tvbs.com.tw/news/news_list.asp?no=sunkiss20100718220356

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

聯絡人:涂泉明

電話:(037)931264、932428

地址: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11鄰14-1號


.

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

一日十問

考古題出處
http://citytalk.tw/sns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38926


一:我擁有什麼?
看得見,聽得到,四肢健全,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。能愛與被愛,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。

二:我應該為什麼感到自豪?
上週放飛九隻紋白蝶,開心!我種的天竺葵都開花了,蔥也結了花苞,得意!
每週至少能看一部電影,真幸福。
週末至少讀五本童書,每個月至少讀一本新書,真是人生一大享受~

三:我應該對什麼心存感激?
感激對我「客訴」的人,因為這增加了我思考的角度;
感激「小菩薩」們,因為您們提供我全新的視野;
感激認真又多聞的同事與朋友們 ,因為您們讓我的生命更豐富。

四:我怎樣才能充滿活力?
每天都要澆花種菜和餵蟲,看到牠們充滿活力,自己也會充滿活力;
對孩子說一些鼓勵和讚美的話,或留出時間和空間給自己好好發呆。

五:我能解決什麼問題?
今天就把報告錄影和出勤記錄完成!

六:我能拋下過去的包袱麼?
今天就去問那個人:我還可以住多久?把遺棄的歷史與不安的心都永遠卸下。

七:我怎麼換個角度看待問題?
因為在乎,所以不放心;把心放下,不損在乎。

八:我怎樣過好今天?
創新:今天要早點回家。

九:我要擁抱誰?
擁抱老媽。

十:我現在就開始行動?
我現在就要關機,不混網路,去做正事了。



.Fin

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

週末雜記

2011-04-15(五)

【交通觀察筆記】星期五傍晚搭捷運時,親眼看到一群人在警告鈴響時還強行擠進車廂,有一個最後擠進來的人被關起的車門夾到,車門反彈之後他又更往裡面擠一點,然後車門才順利關上。那個人一面說「好恐怖!早知道我就不擠上來了~」一面「帶著笑容」--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文化,大家一面說著抱怨的話,一面將錯就錯得過且過的繼續照以前的方式生活著......因為這樣可以不必面對自我。
.
後來,在下一站又有一群人要擠進來,這次車廂裡有人講話了「擠不上來不要硬擠!生命安全比較重要!下一班車兩三分鐘就來了,等兩三分鐘不會死! ......」但多數時候,我們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就是強調「快速」!......談到交通,我並不贊成無限制的蓋更多捷運,也不認為解決塞車問題就要開更多路、造更多橋;問題的背後是更多問題,解答在每一個組成社會的個人心中。
.
【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】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pgmejo3/14031682

2011-04-16(六)

【童言童語】

「這兒不是姑姑的家啦!是阿公阿嬤的家。」

真有道理。



這兒不是我的家,我只是暫時寄人籬下。



2011-04-17(日)

蠶吐絲了。豆芽杯杯分享悲情詩一首:

『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』(李商隱)


.

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

同棲生活

美好的假期,就從這樣的一段文字開始。


真是不可思議的光景。從四樓的陽台往下望,眼下就是舊甲州街道,儘管一天有好幾千輛車子經過,卻不曾有任何車輛發生車禍。陽台下方正好是人 行穿越道,一旦號誌燈轉紅,駛近停止線的車子便自動停下來。緊跟在後的車子也計算好距離,在不撞到前一輛車的位置上停住,後面跟上來的車子也在同樣距離停 下來。然後號誌燈轉綠,最前面的車子慢慢啟動,第二、三輛車保持安全距離,拉得長長的尾隨駛離。

當然我自己在開車的時候,前輛車一停下來我也會踩煞車,而且就算號誌燈變綠了,前輛車沒開動之前我絕不會踩油門。以前一直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;自然沒有發生車禍的可能性,直到這樣從正上方往下眺望,看到車輛如此井然有序移動,才不由得覺得我以前的想法很不可思議。


小說版真是比電影版好看多了,有很多內心戲,看小說有更多的體會,以及想像空間~


昨天晚上才剛拿到手,睡前雖然已經很累了,還是忍不住啃它好幾頁才入眠;晨起,餵完一百多隻蠶以後,才又繼續。



老實說,以前好像沒看過吉田修一的作品(真慚愧),以後,我大概會受到好奇心驅使而抓肉粽頭吧?

話講回來,日本人的交通文化與守法風氣,跟台灣比起來,還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啊!

再見,琴美,我要去吃午餐了。


.
.Fin